行業前瞻丨中國石灰行業碳中和之路
2022-11-18 11:34:24 來源:石灰窯生態圈
行業前瞻丨中國石灰行業碳中和之路
一、 導語:
我國在2020年向世界承諾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并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如何減少工業生產污染物與碳排放、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成為各工業領域面臨的巨大壓力和挑戰。
目前,全球石灰產量已經超過4億噸,作為廣大制造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和基礎,石灰產業正面臨著巨大挑戰。諸如:碳減排、循環發展、節能降耗以及大型設備升級等等。為推動石灰行業碳減排,部分國家和地區發布了石灰行業氣候中和路線圖,歐洲石灰行業預計到2030年和2050年,燃料燃燒排放強度降低約8%和16%,德國計劃在2050年前完成石灰行業轉型。大型石灰跨國公司也在積極開發替代燃料,如廢棄物燃料、氫能、生物質燃料等,目前替代燃料使用比例超20%,大幅減少能源燃燒過程碳排放。同時,這些公司在碳捕獲與利用(CCU/CCUS)、生態固碳等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與努力,以期減少石灰工業過程碳排放。
中國石灰生產占世界的70%以上,年產量已達3.2億噸,但目前我國石灰產業減污降碳工作進展緩慢,除缺乏相應的政策、規劃和標準規范外,行業技術創新水平整體落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替代燃料使用比例不足1%,缺乏對石灰工業CCU/CCUS技術的投入與研究。加之行業“小”、散、“亂”現象長期存在,導致污染物與二氧化碳排放監管比較困難,石灰行業減污降碳面臨嚴峻挑戰。
所以,實現“零碳中國 ”,需要持之以恒的關鍵舉措與實際行動。而且我們更應該認識到,碳中和轉型早已不是“可選項”,而是如箭在弦的“必選項”。我們希望通過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文章為盡快落實石灰產業碳中和轉型提供思路和洞見,觸發更多思維激蕩和觀點碰撞,與社會各界協力構建零碳社區,推動各方共同努力實現深度變革。
二、碳中和的中國方案——循環再生、節能高效、低碳
把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基礎上;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形成環境保護者受益、使用者付費、破壞者賠償的利益機制,將是我國2030 年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中貫徹的“新發展理念”,聚焦于低碳的能源替代、循環再生、節能增效等將是主要發展方向,污染防治與碳中和高度同源及循環再生、節能增效將是重要的碳中和路徑路徑。
建材行業碳排放現狀:
建材行業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14.8億噸,比2019年上升2.7%。從各子行業來看,2020年水泥工業二氧化碳排放12.3億噸,同比上升1.8%;石灰石膏行業二氧化碳排放2.6億噸,同比上升14.3%;墻體材料工業二氧化碳排放1322萬噸,同比上升2.5%;建筑衛生陶瓷工業二氧化碳排放3758萬噸,同比下降2.7%;建筑技術玻璃工業二氧化碳排放2740萬噸,同比上升3.9%。
從中我們看到,石灰行業也是我國碳排放較大的行業之一,部分細分子行業也存在高耗能、高碳排、產能過剩等問題,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石灰行業是典型的資源能源承載型行業,必須承擔碳減排責任和義務,在推進碳減排過程中也將使得行業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轉變。
具體而言,“碳中和”將從以下幾方面對石灰及建材行業產生較大影響:
一是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加強碳排放源頭控制,對行業供給端控制。
“碳中和”背景下或將要求與碳減排密切相關的能耗、環境排放、資源綜合利用等作為約束性指標列入行業發展目標之中, 首先就是加強碳排放源頭控制, 體現為淘汰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在產能過剩行業嚴禁新增產能或違規新增產能、 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政策,從生產源頭壓減生產總量和碳排放量。
二是能源清潔低碳化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小企業成本,龍。頭企業優勢擴大。
( 1 ) 能源清潔低碳化:“碳中和” 背景下或將要求進一步優化建材行業能源消費結構,逐步提高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使用比重,鼓勵推廣光伏發電、風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 。比如:小廠受到成本限制仍采用煤炭等高碳排放能源,碳減排要求下,小廠的生產成本或環保成本必將明顯提升,或將促進行業逐步出清。
( 2)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未來或將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執行能耗限額標準,對生產全過程節能減排,要求企業從信息化、技術化、智能化等方面進行節能管理,這些都是小企業無法實現的。
三是節能材料滲透率提升,建材行業節能材料的低碳環保不僅體現在其運用 中,也涉及到其原材料的使用及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排放,比如:窯爐設計中的墻體保溫、隔熱、余熱回收、余熱交換以及節電等。
同時,為盡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石灰行業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調整優化產業產品結構,推動石灰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2)加大清潔能源使用比例,促進能源結構清潔低碳化。
(3)加強低碳技術研發,推進建筑材料行業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
(4)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強全過程節能管理。
(5)推進有條件的地區和產業率先達峰。
(6)做好石灰行業進入碳市場的準備工作。
三、解決石灰產業碳中和的途徑和技術路線
1、石灰生產實現的碳中和路徑
(1)能效提升是技術成熟的無悔之舉:
能效提升可在石灰生產中貢獻約10%以上的碳減排。石灰行業的能效提升包括兩大方面:一是節電的減排貢獻;二是節省燃料的減排貢獻。
(2)替代燃料是更優先、更具成本效益的手段:
在燃料替代過程中,雖不能幫助石灰行業實現燃料的零碳排放,但可以顯著降低燃料的碳排放強度,因此可能在未來的碳減排中扮演重要的過渡技術角色
通過實踐,發現可再生能源及廢棄物是*可行的煤炭替代燃料,預計可推動行業約20%的碳減排。
可再生能源是一種再生性能源。它是一種燃料資源,既可以無限獲得也能在相對短期內生長出來。對比化石能源如:煤或者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利發電,光伏和風能,以及可持續性管理獲得的生物質。其它的可再生能源如下:
(一)液態燃料,從生物質中可持續地獲得。
(二)氣體燃料,從生物質的發酵或者高溫分解中獲得。
(三)綠氫,從水力、光伏以及風能中獲得。
在生產實踐中得知:每生產一噸石灰就會伴隨產生0.96噸二氧化碳。其中20%的二氧化碳是在燃燒燃料過程中產生,80%的二氧化碳是在石灰石燒結過程中產生。當使用生物質或者可再生能源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制造每噸石灰中,會從0.96噸降到0.768噸。這也是通往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中的一步,可以通過不投入建設CUSS系統而達到短期改善的目標。
(3)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CCUS”第。一個C是碳,第二個C是捕集,第三個U是利用,*后一個S是封存。這是世界公認的能夠實現化石能源大規模直接減排的關鍵戰略性技術、綠色低碳技術,是能源革命的前沿技術、核心技術,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一個兜底技術。
碳捕集裝置可以把石化工廠里排放的二氧化碳通過專。業技術捕集到,并且變成液化二氧化碳,并且長時間儲藏。這種技術可以減緩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的速度。但是該項系統的應用技術仍處于理論探究和小規模實踐階段,大規模的實驗和數據仍是空白,暫時未能廣泛運用,且面臨著高能耗、高成本問題。
(4)二氧化碳回收及工業化應用:
相比捕集、封存,我們更應重視利用環節。捕集二氧化碳之后,封存面臨空間、泄漏、安全、成本等一系列制約,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排放問題。比如,二氧化碳作為一種驅油介質,可用于油氣開采。開采完畢,這部分二氧化碳依然會大量釋放,并不能實現完全封存。類似情況還發生在農業領域。生產尿素可消納一部分二氧化碳,但在使用尿素時,大部分二氧化碳還是白白排掉了。這些難以減排的二氧化碳,若能實現資源化利用,在減碳同時還可產生經濟效益。
資源化利用包括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生產化學品或燃料、利用微藻類進行生物轉化,用作混凝土建筑材料,二氧化碳增強油田再生等10種途徑。用途雖多,現階段卻存在不少瓶頸。理論上說,二氧化碳可制備多種化學品,但目前,只有少數技術具有經濟可行性和工業化放大的可拓展性。*大規模的化學利用途徑是生產尿素,當前我國每年有1.4億噸二氧化碳用于生產2億噸尿素。下一步,生產燃料耗用的二氧化碳可能達到幾億噸,雖然還充滿不確定性,但具有一定前景。
目前,有效的二氧化碳利用途徑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保證持續的可再生能源供給,二是能從非碳資源獲得氫氣。轉化利用途徑主要包括熱催化、電催化及光化學過程。目前來看,前兩者比較有希望,能夠通過二氧化碳加氫反應得到我們需要的產品。而在此過程中,綠氫才是真正實現減排的關鍵。
上述思路已有實踐,比如:可把二氧化碳和水變成我們所需的燃料,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實施電解水制氫,并將二氧化碳加氫轉化為甲醇等液體燃料,即可實現有效資源化利用。甲醇可替代汽油,也可用在化學工業領域。每噸甲醇可轉化1.375噸二氧化碳,我國每年約有8000萬噸甲醇產能,若能大規模推廣,可以減排億噸級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回收技術分析
(一)物理吸收技術
物理吸附技術的應用需要在低溫高壓條件下進行,吸附劑應選用水、聚酯等。二氧化碳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受壓力條件的影響很大。因此,可以通過改變反應壓力條件來實現二氧化碳的分離和去除。選擇具有高溶解度、高沸點、無毒、穩定性好的吸附劑是該方法應用控制的關鍵。常見的物理吸收處理技術包括聚乙二醇二甲醚法和碳酸丙烯法。聚乙二醇法所用的吸收聚乙二醇為二甲基丙烯酸二甲酯,反應溫度為261k,碳酸丙烯酯法所用的吸收劑為碳酸丙烯酯。在反應條件下,壓力控制在1.3 mpa 以上,同時可以去除硫化氫。
(二)化學吸收技術
也就是說,原料氣和化學溶劑在吸收塔中發生化學反應。加入的溶劑吸收二氧化碳使其富集,然后進入分析塔加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后完成了二氧化碳的分離和吸收。采用化學吸收技術分離回收二氧化碳時,需要控制吸收塔和分析塔的壓力和溫度條件。對于化學吸收技術,選擇的吸收劑對二氧化碳溶液具有一定的選擇性。所選用的吸收劑必須高度穩定和不易揮發,不會從氣體中引入新的雜質,例如普通碳酸鉀水溶液和乙醇胺水溶液。目前常用的化學吸附法有熱鉀肥法和有機胺法。熱鉀法使用25% 至30% 的熱碳酸鉀溶液吸收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其反應為:K2CO3+CO2+H2O--2KHCO3
(三)膜分離技術
使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薄膜可以分離具有不同滲透率的氣體。在選擇膜分離法回收二氧化碳時,無論選擇哪種膜,都必須保證其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和對二氧化碳的高滲透性。化工生產中常用的薄膜包括醋酸纖維素、聚苯醚和乙基纖維素。近年來,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膜材料,如聚苯醚改性膜和含二胺的聚碳酸酯復合膜,它們對二氧化碳具有較高的滲透性。與其他處理技術相比,膜分離法操作簡單,占地面積小,能耗低,實際應用中一次性投資要求低,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5)二氧化碳發電
具體的做法就是將上述捕集凈化后的二氧化碳升壓、加熱,使其壓力和溫度超過一定限值,處于“超臨界”狀態,兼具氣體特性和液體特性。超臨界二氧化碳具有超臨界流體流動性好、傳熱效果高、壓縮性小、適于熱力循環的獨特性質,再加上二氧化碳臨界溫度和壓力較低,遠遠低于水的臨界點,化學性質穩定,工程可實現性較好,可在接近室溫條件下達到超臨界狀態,使超臨界二氧化碳稱為理想的熱力循環工質。
二氧化碳的臨界點溫度約為攝氏31度,壓力約為7.8MPa(78個大氣壓),將二氧化碳加壓加溫到這個臨界點壓力和溫度之上就能得到超臨界二氧化碳 (sco2)。在接近臨界點時,sco2具有接近液態的密度和比熱容,但其粘性接近于氣態。如果將其用來做動力循環的工質,如朗肯循環和布雷頓循環,它能夠在很小的體積內傳遞很大的能量。
從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循環的發展來看,可應用于核能、礦石燃料、太陽能和地熱發電,也可衍生于工業廢熱回收等,在艦船的應用上,在提高發電效率,節省能源,減小發電系統體積和重量等諸多方面均有優勢。
(6)碳交易:
在政府大力推進“碳中和”工作的背景下,擁有良好碳排放數據基礎的石灰行業可能*先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石灰企業的生產線和技術手段更為先進、 環保設施配套更為齊全,在單位排放配額下能實現更高的產量,而且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充沛的現金流,亦可購入更多排放額度,因此產量彈性更優、盈利能力更強。總體來說,石灰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利好進行技術碳減排的企業。
四、可再生能源在石灰生產中的應用技術
從中國碳中和視角下,石灰生產中的能源替代途徑將是首先進入實際的碳中和*直接、*有效的途徑,其中首推生物質燃料的利用技術*具發展潛力和應用價值,而且技術已經趨于成熟。
1、生物質能源燃料的六大特點:
第。一,生物質能源燃料是唯一能大規模替代石油燃料的能源產品,而水能、風能、太陽能、核能及其他新能源只適用于發電和供熱。
第二,生物質能源燃料是產品上的多樣性。能源產品有液態的生物乙醇和柴油,固態的原型和成型燃料,氣態的沼氣等多種能源產品。既可以替代石油、煤炭和天然氣,也可以供熱和發電。
第三,生物質能源燃料是原料上的多樣性。生物質能源燃料可以利用作物秸稈、林業加工剩余物、畜禽糞便、食品加工業的有機廢水廢渣、城市垃圾,還可利用低質土地種植各種各樣的能源植物。
第四,是生物質能源燃料的“物質性”,可以像石油和煤炭那樣生產塑料、纖維等各種材料以及化工原料等物質性的產品,形成龐大的生物化工生產體系。這是其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可能做到的。
第五,生物質能源燃料的“可循環性”和“環保性”。生物質能源燃料是在農林和城鄉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和資源化過程中生產出來的產品;生物質能源燃料的全部生命物質均能進入地球的生物學循環,連釋放的二氧化碳也會重新被植物吸收而參與地球的循環,做到零排放。物質上的永續性、資源上的可循環性是一種現代的先進生產模式。
第六,生物質能源燃料是創造就業機會和建立內需市場。
2、生物質燃料在石灰生產中的選用原則與應用特點:
(1)固體生物質燃料
對比水泥工業,在石灰窯中使用生物質固體燃料是有一些限制的。可持續性的固體燃料使用會有很高的灰份,對石灰質量有一些負面影響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對比水泥燒結工藝,在石灰生產中,它們會惡化石灰的質量,還有一些其它影響也值得我們去考量。
一旦采用固體生物質燃料,原料必須根據原燃料的特性破碎到合格的粒度,這個對于原燃料的要求也不能被低估。這些原燃料也需要根據水含量進行烘干。如果原燃料是循環利用的,外來雜質如廢鐵需要去除,一些需要在石灰窯內以高溫狀態存留的有害成分也需要充足時間來完全燃燒掉。
(2)液體生物質燃料
生物液體燃料是指從自然界物質中提煉出來的液體燃料,能替代現有煤炭、石油以及液化氣的生物能源。動物油脂、生物秸稈、果實,以及餐廚廢棄物等,都可以通過特殊的工藝提煉出燃料。在化石能源大量使用之前,生物能源在人類能源利用史上一直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大量的化石能源燃燒排放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重大的破壞,積極發展、應用生物能源實現生態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常見的生物液體燃料有:乙醇燃料、生物柴油和植物油燃料三種。
石灰生產在應用液態的生物質燃料時,整個工藝過程通常是圍繞過濾是否充分的問題進行處理,從而減少一些固體對燃料計量系統的影響。這些燃料的獲得是有相當地限制的,通常它們是來源于食物生產,以至于環保方面的因素也必須考慮。而且,對于未來合成的液態燃料,價格可能過高。
(3)氣態生物質燃料
目前正在應用或研究中的生物質氣體燃料主要有沼氣、生物質天然氣、生物質燃氣、秸稈氣化、生物發酵制取氫氣等氣體燃料。
生物質氣化生產生物質燃氣主要以秸稈、稻殼、鋸末等為原料,在高溫缺氧的熱解爐中生成以CO,H2等為主的燃氣。它的特點是氣化率可達70%以上,熱效率也可達85%。生物質氣化生成的可燃氣經過處理可用于合成、燃燒、取暖、發電等不同用途,這對于生物質原料豐富的偏遠山區意義十分重大,不僅能改變他們的生活質量,而且也能夠提高用能效率,節約能源。
生物質發酵制取氫氣主要是以高濃 度有機廢水或固體有機廢棄物為原料,利用微生物進行厭氧發酵制取氫氣,它不僅可提高有機污染物的處理能力,而且可提供極具有利用價值的氫氣和甲烷。
生物天然氣由沼氣提純所得,國際上稱為生物甲烷氣或可再生天然氣。沼氣是有機物在無氧(厭氧)的條件下,經微生物分解產生的可燃性混合氣體,同時消滅其中的病原體,*終留下營養豐富的肥料作為副產品。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含量在60%左右,提純到93%以上就是生物天然氣,熱值與天然氣接近,可以做工業燃燒、車用氣或管道氣,經濟價值高。
根據《中國沼氣行業“雙碳”發展報告》,我國可用于沼氣生產的農業農村、城市、工業廢水等有機廢棄物數量分別約為42.7億噸、3.6億噸、65.4億噸,可產生沼氣的潛力超過5000億立方米。預計到2030年,可獲得沼氣生產潛力約1690億立方米,實現減排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3、生物質燃料在石灰生產中的應用及關鍵點
(1)生物質燃料在石灰生產中的應用情況
氣態生物質燃料的使用有諸多優點,所以能被直接應用到石灰生產中,固體生物質燃料通過技術處理和新型噴吹技術也已經可以應用。目前,“唐山金泉冶化科技產業集團旗下”的“唐山金泉冶化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唐山金泉成套設備有限公司”等公司推出的《TMS復合燃料型石灰豎爐》、《氣粉雙燃式雙膛豎窯》等專利技術,均實現了石化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燃料的轉換及綜合利用,實現了生物質固體燃料的直接噴吹生產、生物質燃氣獨立燃燒生產、天然氣與生物質氣復合燃燒、工業尾氣與生物質氣復合燃燒、生物質燃氣與煤炭復合燃燒等技術在石灰生產中的應用,多項技術獲得了專利發明權益及行業新技術推廣證書,該系列技術2022年開始已經推廣應用,多項示范工程將在年底前投產應用。
該系列技術可100%燒天然氣,也可100%生物質氣,也可100%燒煤粉;也可同時混燒,根據生產工況自行調配切換,全自動化DCS控制可自由調配,操作方便。高效氣粉雙燃料燃燒技術,無疑為我國石灰生產企業其在石灰生產工藝選擇及設備配套選型上提供了良好借鑒。
(2)生物質燃料在石灰生產應用中的關鍵點
(一)生物質裂解氣應用中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對于裂解氣體,這種氣體包含很高比例的焦油,如何應用和管控尤為重要,在單膛豎爐生產技術中,唐山金泉公司采用的《TMS型石灰豎爐》技術,通過在爐內增加中心燃燒裝置的生產工藝,實現了裂解氣體高溫輸送直接直燃燃燒,有效的解決了氣體中的焦油粘結、堵塞問題及需要二次環保處理問題,而且增加了燃料熱值,增加了經濟效益。
在雙膛豎窯的應用中,這些焦油必須在使用前分離出來,否則會導致壓縮機和計量系統堵塞,而且必須使用特制的噴槍和管道輸送及分配結構。
(二)二氧化碳的回收應用中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對于二氧化碳回收,在單膛豎爐生產技術中,唐山金泉公司采用的《TMS型石灰豎爐》技術全部設計了二氧化碳回收裝置,由于采用了“兩帶負壓”生產操作工藝,通過爐頂的新型密封技術及爐內多級煙氣循環技術,可以把爐內煙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穩定在較高濃度的范圍之內,可以直接應用二氧化碳氣體回收技術。
在雙膛豎窯的應用中,由于大都是采用的噴煤燃料,而且由于采用的是正壓、高壓的生產工藝,此類工藝在改造為使用生物質氣時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改造。比如:在煙氣處理時通常需要安裝氨洗滌器。但是,這樣的系統要求需要很高的能量并且在氨處理過程中容易對人身體健康產生影響。而且,氨清洗系統需要的熱量是和窯本體需要的熱量基本一樣的。
目前,比較有優勢的改造是把現存并流蓄熱式雙膛麥爾茲石灰窯改造成富氧燃燒,這樣廢氣量會降到50%,并且在廢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也會從20%增長到45%。這就可以使用PSA變壓吸附分離系統去提純和液化二氧化碳。這種系統不需要那種會產生人體健康危害和腐蝕問題的額外化學物質注入,例如氨或者碳酸鉀等。兩種方式投資和運行成本對比,PSA- CRYO系統比氨洗滌器低的多。
在新建雙膛窯時,上述問題可以在設計中一次性解決,唐山金泉公司采用的《氣粉雙燃式雙膛豎窯》及《煤電一體化雙膛豎窯》技術實現了并流逆流同步煅燒工藝,達到了提高煙氣濃度、爐內脫硝、低溫煙氣凈化的目的,使二氧化碳回收更加容易實現、成本更低、操作更加簡單。
4、新型可再生潔凈燃料的應用技術前瞻
生物質氣化可以產生氫氣,這種方法利用高溫低壓下的熱化學反應,這個過程產生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
如果目標是優化氫氣生產,則應包括合成氣凈化、水氣轉換反應以提高H2濃度,以及加入碳捕獲技術以存儲二氧化碳排放。利用碳捕獲和儲存,生物質制氫是產生凈負二氧化碳排放的唯一方法。
氫作為燃料的潛力早已被人們所認識,生物質氣化制氫有助于解決兩個關鍵的環境問題:不斷增長的垃圾填滿和碳密集型制氫方法。而且作為一種燃燒時不會留下碳足跡的燃料,氫可能是可再生能源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案。
氫能源將會在未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它既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也沒有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在不需要任何改造前提下,氫能源能應用到石灰窯中,同時它對燃燒過程和石灰質量沒有任何負面影響。
唐山金泉公司已經率先在該領域進行了研究、實驗,多項技術已經開始中試,我們將跟蹤該項技術的研發進展情況進行專題報道。
五、結語
從碳排放視角下,我國的石灰生產工藝為什么要加快推進替代能源利用的步伐?
究其原因:一是我國控煤減碳政策的大環境為背景,二是生物質能是化學能,也是唯一的可再生燃料,可儲存、運輸,面對多樣化、多時段的供熱需求,生物質燃料均可靈活滿足,且生物質資源多、分布廣,經濟性強,用于供熱競爭力強于化石能源,如北歐的丹麥、瑞典、芬蘭基于廣泛的農林廢棄物構建了具有競爭力的生物質能產業鏈,并成為能源市場中占比第。一的能源品種;生物質能與現有的化石能源基礎設施相容,如英國*大的燃煤電廠Drax 6臺660MW燃煤機組全部改燃生物質,實現零碳排放,并獲得巨大的碳減排收益;生物質能是唯一可以全面取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品種,不僅可以滿足能源三大終端動力、電力、熱力的需求,還可以生產生物基材料,取代石油基材料,這是其他可再生能源無法實現的。目前,基于生物質資源的生物煉制(Biorefinery)在歐盟正成為取代石油煉制的新行業。
總體來說,我國碳中和的三條路徑——電力碳中和、熱力碳中和、動力碳中和,生物質能均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所以,我們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不僅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開發生物質燃料在石灰行業的應用,更要從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重視生物質燃料開發。
同時,我們對唐山金泉公司在這一領域對石灰行業的貢獻給予肯定,他們在公司成立初期,就一直定位綠色、高端,在石灰生產關鍵設備上打破常規,選用高新技術,致力于建設綠色環保低耗能工廠。他們一些列技術的推出,有利推動了石灰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為石灰行業構建高端產業集群、推進產業向綠色轉型發展提供了積極支持。
中國石灰產業學會
孫菲
2022年11月18日
文稿使用說明: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石灰產業》第30期《碳中和視角下的中國石灰產業發展框架》,作者:劉玉泉(中國石灰產業學會副會長)。本文版權歸原作者,轉發使用必須注明文章出處及原作者。